2025-01-12 来源:德尔齿科 编辑:admin 点击: 次 大 中 小
卷学习、卷眼睛、卷牙齿。
早些年,大家还只是关注基础牙病,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牙齿整齐对孩子身体健康、面容发育的重要性,寒假纷纷扎堆带孩子前往牙科医院咨询整牙,就是为了避免孩子在颜值发育上吃大亏!
早矫的风似乎越吹越大,仿佛戴上牙套才是“洋气”的标准。不少家长陷入了“孩子乱牙要不要干预?”“什么时候矫正合适”“矫正是不是越早效果越好”等等焦虑的情绪中。
其实,从人类发展史来说,牙列有轻微拥挤、不齐属于正常现象,所以在孩童时期,发现有牙齿畸形征兆时,家长不必过于焦虑,可能只是暂时性的错颌畸形;牙齿矫治也并非都是越早越好,需要辩证看待。
所以,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儿牙早期矫治的那些事儿:①什么是儿牙早矫?②什么类型的儿童错颌畸形需要提前干预?
早期矫治,字面上理解是「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矫牙」。
但也并非大众想象的只是单纯的戴上牙套,排齐牙齿就行了,其背后有一套科学且系统的儿童咬合引导管理。
简单来说,早期矫治就是3到12岁这个阶段,从乳牙完全萌出,到恒牙全部换完,期间,我们可通过预防、阻断、矫治3种方式,辅助孩子的牙齿长到理想的位置,建立美观、健康、稳定的咬合状态的过程。
但也并非越早越好,提倡早期矫治目的在于可以搭上“颌骨发育黄金期”这班顺风车,因利势导、顺势而为。
部分成年正畸患者,因为颌骨发育停止了,需要正颌手术来调整颌骨的位置和形态。但小朋友早期矫治的优势在于:颌骨还在发育期,人体代谢较快,骨骼生长重建也快,不用手术,就可能让颌骨朝健康的方向生长。
但由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,因此每个孩子的矫正时机都是不一样的,也并非都适合。而且,早期矫治并不能完全取代正畸综合治疗,在恒牙完全萌出后的恒牙早期,可能仍需进行II期治疗,以获得稳定的矫治效果。
早期矫治作为促进孩子未来健康发展的一笔“有效投资”,不仅能让孩子的牙齿咬合功能、颌骨发育、颜面能够协调发展,还能纠正孩子的不良口腔习惯,确保恒牙正常萌出,有助于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。
但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做早期矫治的。
在儿童替牙时期会有一些生理性的暂时错颌,可能会随着生长发育而自行调整,可先暂时观察。
①牙列拥挤不齐
儿童替牙期会经历一个“丑小鸭”阶段。
由于新萌出的恒牙个头比乳牙大了不少,颌骨就会显得有点拥挤不齐,但随着牙弓及颌骨的生长、替牙过程出现的空间调整,恒牙列一般会逐渐排齐。
▲科普配图仅供参考,不作为医疗症状诊疗依据
如果拥挤程度严重,在颌骨发育完全之后,牙列仍是拥挤的,可以在恒牙期通过正畸治疗的手段解除拥挤、排齐牙列。
②牙列存在间隙
乳牙列本身就是可以存在间隙的,其可以为后续恒牙的萌出提供足够的空间,这个间隙一般也会随着生长逐渐关闭。当然如果存在唇系带附着过低的问题,可能会造成间隙无法关闭,这时可以前往医院就诊处理。
▲科普配图仅供参考,不作为医疗症状诊疗依据
③单纯性咬合过深
和大人不同,孩子后牙的萌出高度往往不足,显得前牙咬合深,如果是单纯的咬合过深一般并不需要处理,它会随着孩子颌骨的发育和后牙的萌出自行缓解。
对于这些生理性的暂时错颌畸形,家长不必过于焦虑,可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和引导,利用生长发育潜力自行调整,或在恒牙列期综合正畸治疗中解决,避免过早进入矫治周期。
但很多家长无法准确判断孩子是否处于暂时性错颌畸形,建议发现以上情形尽早就医,将评估判断交由专业医生进行。
宝宝乳牙期的不良习惯,会对孩子的颜面造成影响,需要随时发现随时纠正,否则后期可能会发展成反颌等错颌畸形,严重的错颌畸形会直接影响到口腔功能和全身健康,对孩子的面型发育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。
*相关数据显示:4岁儿童面部发育完成60%,7岁儿童面部发育完成70%,12岁儿童面部发育完成90%。
早期干预,可为牙𬌗创造正常生长发育环节,消除不良因素,引导儿童牙𬌗面向正常方向发展。
所以,如果家长们发现孩子有以下这些问题,需及时带去正规医院就诊检查:
①口腔不良习惯
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是形成错颌畸形的主要诱因。如咬下唇、吮吸手指、吮唇、咬物、吐舌等。如果孩子无法通过教育、劝阻等方式自行戒除不良习惯,则需要正畸医生介入矫治,在破除不良习惯的同时引导牙齿与颌骨正常发育。
②口呼吸
在不良习惯中,口呼吸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。
如果孩子是因为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、过敏性鼻炎等原因,鼻子无法通气或者通气不足,被迫张口呼吸,应该首先解决原发性病因。如果孩子只是单纯习惯张嘴呼吸,可以借助早期矫治破除不良习惯。
需要注意的是,孩子出现口呼吸情况时,如果不针对性的找出原因,对症治疗,单靠网购平台的“口呼吸矫正贴”去强制让嘴巴闭合,会发现孩子可能连呼吸都困难,更别说起到纠正效果了。
③前牙反颌
俗称“地包天”,这可以算作口腔正畸科的“急症”,可能导致上下颌骨发育畸形,形成“新月形”凹面畸形,严重影响孩子的容貌,甚至影响心理健康。一经发现,时机合适,需尽早治疗,阻断畸形向更严重发展。
▲截图源自公开社交平台,仅作说明,无诱导宣传含义
④乳牙或恒牙早失
乳牙过早缺失,需要到医院拍X线片检查,如果恒牙牙根未发育或牙根形成不到1/2,建议做间隙保持器来保持缺牙位置,为以后的恒牙萌出预留间隙。
▲间隙保持器示意图|图源网络 侵删
⑤偏侧咀嚼
因为一侧牙齿龋坏、萌出错位等,导致长期习惯性用另一侧咀嚼,久而久之可能造成咬合偏向一侧,下颌偏斜,甚至形成“大小脸”!
▲科普配图仅供参考,不作为医疗症状诊疗依据
⑥下颌后缩
很多小朋友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会表现出小下巴,因为上颌生长早于下颌。但是如果随着孩子生长,下颌依然后缩,或者父母是小下颌,或者孩子有咬下唇、口呼吸等不良习惯,就需要请医生帮助评估,决定开始矫治时机。下颌后缩的矫治往往需要在小朋友生长发育高峰期进行。
——
儿童的早期矫治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。
矫正本应是为了改善孩子的口腔健康和功能而进行的必要治疗,家长无需过分焦虑,盲目跟风,使得一些无需进行早期治疗的孩子过早进入矫治,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,还可能会降低孩子后期治疗的配合度和效果。
但早矫不一定,早检必定没错。
不是每个小朋友都需要接受早期矫治,但是每个小朋友都需要早点检查牙齿、牙列、颌骨和颜面发育情况。